如果连秦海璐的演技都被质疑,那恐怕真的没人能演戏了。
自从秦海璐踏入演艺圈,她几乎没有收到过差评。尽管她的颜值可能不如一些大牌明星,但她的演技一直未曾输给任何人,无论什么角色,她都能掌握得游刃有余。没想到,最近她的新剧却遭到了质疑,竟然有人讥笑她演技不行,这简直成了娱乐圈的笑话。
有些人说,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演员,即使偶尔有些失误,演技也应该不至于差太多。显然,这些话的人并没有真正看过秦海璐的新剧。她参演的《生万物》目前热度不减,剧中有她、倪大红、林永健等老戏骨的加盟,火爆几乎是注定的。尽管每个观众的评价都有差异,也难免有人挑剔这些资深演员的表现。然而,没想到矛头却指向了秦海璐。
展开剩余85%有评论称:“演技显得有些疲惫,缺乏活力。”
“她的面部表情显得松弛,妆容与角色的时代背景不符。”
“部分戏份表现得过于激烈,面部的皱褶太明显,容易让人出戏。”
“她一直习惯演女主,难以突破自己的局限。”
首先,关于“脸上坑坑洼洼”的评论,她所扮演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位年约36的寡妇,她的丈夫早逝,作为家中的主母,为了家庭日夜操劳,面部自然会出现岁月的痕迹。秦海璐饰演的费左氏一生为家务事奔波,几乎没有为自己活过,因此脸上的疲惫感与表情松弛,恰恰符合角色的生活状态。
再来说说关于“不能突破自己”的说法,这完全是误解。秦海璐在剧中虽然不是主角,但她的角色依然果断、精明、冷酷,依旧是家庭的核心人物。对于这样的角色,她没有必要做出什么突破,继续扮演一个坚强、独立的女性角色是最合适的。
大多数观众依然认可秦海璐的演技,她能够精准地抓住角色的精髓,特别是在眼神戏上,她的表现尤为出色。她的微妙表情、手指的轻微颤抖,甚至是短短的一句感叹,都能传达出人物的内心戏。而在和倪大红等老戏骨对戏时,秦海璐依然游刃有余,单凭一个眼神交流,就能展开一场微妙的心理博弈。对秦海璐来说,这不仅仅是成就了这部剧,而是她凭借个人实力赋予了作品更多的生命。
那些质疑秦海璐演技的人,显然对她的表现并不了解,更没有真正理解这部剧的内涵。如果回顾秦海璐的过去,便能明白为何大家都认可她的演技。
秦海璐出生于一个文艺家庭,父亲是电影院经理,母亲在文工团工作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秦海璐从小就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,尤其是舞蹈。小学五年级时,她便被青年京剧团录取,随后专攻戏剧。17岁时,她已经在日本演出京剧,并获得了当地观众的高度评价。回国后,秦海璐一边学习专业知识,一边练习舞蹈,最终顺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。自此,她的人生就像开了挂,几乎每个导演都争相邀约她。
她的成名作《榴莲飘飘》让她获得了第3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新人奖。而在《四世同堂》这部剧中,她挑战了一个大块头的角色“大赤包”。为了贴合角色,秦海璐特意穿上厚重的胖袄,绑上沙袋,即便腿部被勒得发紫,她依然坚持完成拍摄。为了更好地演绎大赤包的泼辣性格,她还故意练习烟嗓发声,最终甚至导致声带受损。但她的努力没有白费,不仅外在的粗鲁泼辣得到了呈现,角色内心的复杂与矛盾也被她完美展现,最终她凭此角色再度获得殊荣。
秦海璐的角色大多是自强不息的女主,她们有自己的主见,不被外界的环境所左右。然而,即便更换角色,秦海璐依然能将其拿捏得精准得当。作为一位一级演员,秦海璐的才华远不止演技,她也在音乐上有所成就,甚至发布过个人专辑。
不仅如此,秦海璐的事业并不止步于影视,她还开始尝试参与央视春晚,与其他演员搭档表演小品。对于一个以演技为主的演员来说,尝试喜剧表演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,而秦海璐却用她扎实的基本功征服了观众。她在央视春晚的表演,尽管是第一次接触小品,但她依然完美呈现,实力碾压许多专业演员。
2019年,秦海璐执导的电影《拂乡心》在全国院线上映。虽然是她首次执导,部分观众认为电影中的一些台词显得生硬,导演调度有些不够自然,剧本也存在瑕疵,但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还是使得电影获得了不错的口碑。虽然这次执导经历让她意识到自己在电影创作方面的不足,但她并未因此放弃,而是继续活跃在各大舞台上,与黄子韬、王迅等人继续合作表演小品。
秦海璐的演技无可挑剔,凭借她的实力,她完全可以独挑一部剧的重担。因此,那些对她提出质疑的声音,只不过是在挑剔细节,实在是看不惯她的光芒。在《生万物》这部剧中,虽然有不同的评价,但不容忽视的是,秦海璐无论在任何剧本中,都能充分展现她的演技实力,值得每一位观众的认可。
发布于:江西省中粤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